领航出海 商链全球 |广交会行业趋势论坛解析大家居建装品牌出海新路径
4 月 23 日上午,备受瞩目的 “领航出海 商链全球” 第 137 届广交会行业趋势论坛 —— 大家居建装品牌出海活动,在万众期待中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司协办,网易传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国际贸易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这场汇聚行业精英、专家学者的论坛,无疑成为了中国家居建材行业迈向国际舞台的关键一步,是企业探索出海新路径、把握时代机遇的重要契机。
主题分享,专家多维解析出海之道
领航出海:品牌的全球化突围之路
活动伊始,深圳大学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和国际传播领域专家戴永红教授以“领航出海:品牌的全球化突围之路”为主题,从宏观视角剖析了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
他指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政治、科技等多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在国际贸易如此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企业出海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机遇。戴教授强调,企业需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等,灵活运用这些智慧来应对现代的国际形势与贸易摩擦,同时借助 AI 技术实时监控海外市场风险、优化品牌传播策略,实现品牌故事的精准讲述,从而在全球舞台上乘风破浪,开启品牌出海的新篇章。
以质取胜:“双碳”背景下家具建材企业出海的绿色挑战与应对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双碳” 目标已成为企业出海无法回避的关键议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可持续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史志呈先生聚焦于 “以质取胜:‘双碳’ 背景下家具建材企业出海的绿色挑战与应对”,为在场嘉宾深入剖析了绿色法规的复杂性及其应对之道。
他指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与环保意识增强,“双碳”目标成为企业出海的关键考量。家具建材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需直面国际法规差异及发达国家日益严格的绿色法规挑战。史志呈先生详细解读了这些法规的核心要点与实施时间表,并强调企业要充分认识碳管理的重要性,提前布局,将碳战略融入整体经营战略,满足国际市场绿色准入要求,抢占低碳发展先机,将碳从成本负担转化为资产优势,为中国家居建材企业出海提供有力支持。
商链全球:居住产业出海新机遇
从宏观的战略视野回归到产业实践,珺与咨询创始人巩宇铭先生以 “商链全球:居住产业出海新机遇” 为主题,深入居住产业出海的现实语境,剖析其中的痛点与机遇。
他指出,国内家居建材市场品类繁杂、企业发展参差不齐,行业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而海外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在“金砖国家”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互相扶持下,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巩宇铭提出,企业出海需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实现从传统商品贸易到本土运营的升级,遵循出海竞争三大原则,精准选择出海路径,避免低价竞争,提升产品力与品牌力,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身。
保驾护航:AEO 制度助力建材行业‘乘风破浪’
在企业出海的征途中,政策支持犹如一艘巨轮的压舱石,为企业保驾护航。中国海关企业管理领域专家祖晓敏女士以 “保驾护航:AEO 制度助力建材行业‘乘风破浪’” 为主题,详细解读了 AEO 制度的内涵与价值。
她介绍AEO制度涵盖国际货物流通各领域,各国海关通过互认协议为企业提供便利,中国已与31个经济体签署AEO互认协议,覆盖57个国家和地区。她强调AEO企业享受的优先办理、减少监管频次等便利措施,以及国际层面的优先查验等待遇,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她还阐述了企业申请AEO认证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指出该过程是企业规范管理、提升竞争力的契机,建议AEO企业珍惜信誉、加强合规管理,充分利用AEO认证便利拓展市场,实现家居建材企业高质量发展。
技贸应对:新型建筑材料国际市场洞察与技贸措施应对策略
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企业出海绕不开的一道关卡。佛山海关综合技术中心、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亚民先生以 “技贸应对:新型建筑材料国际市场洞察与技贸措施应对策略” 为主题,为企业拨开技贸应对的迷雾。
他指出,这些措施数量逐年递增,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显著,但也在倒逼企业技术改造与质量提升。刘亚民介绍出海技贸的应对策略,深入分析绿色建筑等新兴趋势对材料的要求,解读主要出口市场技术法规与标准。他强调企业要认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双重性,将其作为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的契机,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题分享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司携手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启动了“CBD 全球链接” 中国建装品牌出海联盟。
圆桌对话,共探出海实战经验
最后,论坛进入圆桌对话环节,由网易家居执行主编王傅蓉女士主持,志邦家居副总裁肖清平先生、TATA 副总裁张岩先生、华建铝业执行董事吴志强先生、轩尼斯门窗副总裁余家优先生、金牌家居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卢华贵先生等嘉宾围绕大家居建装品牌出海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志邦家居副总裁肖清平先生表示,中国定制行业出海难度大的原因在于行业的服务属性强。志邦家居自 2014 年起参加广交会探索海外市场,目前在澳洲、北美、东南亚等地以工程业务为主,逐步开展零售布局,通过与海外当地服务商深度合作,打造高端本土化定制服务,满足当地多样化和高水平需求,树立高端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
TATA 副总裁张岩先生分享道,历经二十多年发展,中国木门行业已远超发达国家,尤其在供应链、生产系统效率方面。“中国制造”的木门产品,不代表低价格,反而代表更高的生活品质。TATA 出海虽只有三年,但积极拓展中东及大洋洲市场,建设海外代理网络,并探索共享合作生产基地,解决交付难题,展现中国木门行业高品质与强竞争力。
华建铝业执行董事吴志强先生指出,“中国制造”标签近两年正在慢慢往高端渗透,企业应该做的是把中国的好产品输出到国外,而不是将中国的低价竞争“行业内卷”蔓延至国外。
当下,华建铝业海外业务以直接出口和配套大型客户出口为主,凭借高性能系统门窗等产品优势收获众多客户,同时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链协同,布局新厂提高生产效率。
轩尼斯门窗副总裁余家优先生谈到,中国品牌要撕掉“低价标签”,需要从四个方面练好内功: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管理优化供应链水平、数字化赋能提升系统运营效率、加强终端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轩尼斯门窗从 2015 年开始参加广交会,先以 OEM 和 ODM 方式出海,后逐步推进品牌出海,在澳洲等地开设品牌门店并规划在东南亚建厂,以应对国际市场风险。
金牌家居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卢华贵先生表示,中国产品是足够有力量的,定制家居产品源于欧洲,但优于欧洲。未来,中国企业发力的方向是做好后端交付和服务。金牌家居出海超十年,在泰国、美国等地设厂,采用生产基地与卫星工厂结合模式,满足标准化与定制化产品需求,凭借产品力与智能制造优势积极拓展市场。
从产品技术研发、供应链提升、数字化赋能到销售服务,嘉宾们提出了宝贵建议,强调了 “中国制造” 在品质上的优势以及品牌出海的信心,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实战经验与思路。恰如王傅蓉主编所指出的,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不少品牌已经实现了其自身的升级。相信在行业会展龙头以及行业头部品牌带领下,必将实现家居建材企业抱团出海。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家居建材企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出海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需以坚定决心和创新精神,深耕产品力与品牌力建设,优化本地化运营策略,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期待行业以扎实行动书写出海新篇章,为企业自身和全球经济繁荣贡献力量。
-
报名通道开启!2025年香港大学国际科创大赛期待你的加入
-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召开,开启特应性皮炎治疗EASI-90新时代
-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发布品牌滑雪指南,持续引领高品质冰雪度假生活方式
-
FILA联手2D漫画风鼻祖Joshua Vides,以山脉鞋演绎破次元潮流态度
-
宝维塔正式发布全自动烧录机UpCore 001
-
保交楼"绿城模式"探索房地产纾困新路径
-
诺和新元将收购帝斯曼-芬美意在饲料酶联盟的业务
-
GoGlobal环瑀推出全面企业出海商业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拓展与运营
-
蔡司: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
从敦煌到里昂:中国代表队携文化瑰宝斩获西点世界杯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