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创肝胆疾病眼部影像筛查技术
眼睛不仅是“心灵之窗”,更是“健康之窗”。全身许多器官和系统的病变都会在眼睛里留下“痕迹”。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天和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钟月思共同牵头的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首次开发了利用眼部影像筛查肝胆疾病的技术和评价体系,发表在国际柳叶刀数字医学杂志上。
专家表示,眼睛结构精确,位置特殊,以眼睛为窗口的全身智能健康管理具有诸多优势。眼睛数据是最容易收集和最丰富的模式。眼科学已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前沿学科,为人工智能在其他许多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人体的许多器官中,眼睛是唯一能直接观察动脉、神经等重要结构的体表器官。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病变在眼部会有特征性表现。全身疾病的综合筛查过程耗时费力。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天教授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创建以眼睛为窗口的疾病管理新模式的构想。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布局,智能模型可以通过一站式眼科检查识别系统性疾病,从而进一步实现疾病预防、筛查、诊疗、后续统一管理的目标。
肝胆疾病影响着全世界数十亿人。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患者近4亿,约占世界肝病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现有的检查方法如血液检测等侵入性检查或B超、CT、MRI等影像技术已不足以满足大规模筛查的需要。
该项目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及感染科、南方医科大学花都人民医院感染科、爱康集团广州爱康国检中心南天分院、环市分院1789名受试者。本课题组通过前瞻性地收集他们的眼表和眼底影像资料,成功地运用深度学习技术,从这些影像资料中提取肝胆疾病的眼部特征,并开发和验证了14个模型,包括7个裂隙灯模型和7个眼底模型,可筛查肝胆疾病,诊断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石症、肝囊肿等6种常见肝胆疾病。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不同的效果。他们在诊断肝癌、肝硬化等严重肝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诊断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石症、肝囊肿等症状相对较轻的疾病方面效果不佳。这些筛查模型已成功部署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智能诊断预测云平台上,可作为大规模、快速、无创的筛查工具。
-
报名通道开启!2025年香港大学国际科创大赛期待你的加入
-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召开,开启特应性皮炎治疗EASI-90新时代
-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发布品牌滑雪指南,持续引领高品质冰雪度假生活方式
-
FILA联手2D漫画风鼻祖Joshua Vides,以山脉鞋演绎破次元潮流态度
-
宝维塔正式发布全自动烧录机UpCore 001
-
保交楼"绿城模式"探索房地产纾困新路径
-
诺和新元将收购帝斯曼-芬美意在饲料酶联盟的业务
-
GoGlobal环瑀推出全面企业出海商业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拓展与运营
-
蔡司: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
从敦煌到里昂:中国代表队携文化瑰宝斩获西点世界杯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