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电器:从“种草”到“种树”,开拓目标用户刚需市场
小巧轻便的多士炉,方便快捷的电热饭盒,精致实用的电饼铛……近几年,小巧好用的小熊电器,悄然进入众多国人的生活中。
从一款酸奶机起家,到拥有1000多项专利,覆盖60多个产品品类,超过500款型号产品;从启动资金仅有50万元的创业团队,到营业收入近36.6亿元的国民创意小家电品牌,小熊电器用了15年。谈到其发展的秘诀,小熊电器董事长李一峰说:“小熊的发展,源于对务实和创新的坚守”。
围绕目标用户每一个场景去创造产品,一直以来,小熊电器是“种草机”。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冲向百亿企业,“我们不仅想‘种草’,更想‘种树’。” 小熊电器董事会秘书刘奎说。
最近,小熊电器研发总监邓财科所在的研发中心研发品类,正从细分的小家电延伸至大众品类,“我们不会跟市面的家电品类去争抢赛道,而是根据年轻人的需求对刚需品进行切分。”邓财科介绍。
以小熊电器的迷你小电饭煲产品为例。在此之前,电饭煲市场已经被巨头垄断,留给新品牌的机会点很少,如果沿着老路子走,结果很可能就是“大鱼吃小鱼”。以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思路为主导,小熊电器通过数据抓取发现,当下年轻人其实并不需要太大的电饭煲,他们需要的容量在2-3L左右,而传统电饭煲基本是4-5L容量为主流。
其次,传统电饭煲在产品外型、技术设计上也与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和产品体验需求有出入,小熊电器通过工业设计,重新定义了“年轻人的电饭煲”,在容量上更加“迷你”,放在宿舍、小家里不会占用太大地方,在外观上更具设计感,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种草+种树”,更多品类的延伸,更多消费场景的满足,也对小熊电器的生产研发提出更高要求。在小家电行业,因为产品使用周期不长、利润率不高,产品质量一度被诟病。而小熊电器,正在扭转消费者这一印象。
小熊电器研发中心二楼,专门设计了占地超2000平方米的测试评价中心,拥有性能实验室、电子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等十几个专业实验室,配备大量高精度现代化检测仪器。从原料到电气电路,再到最终成品,每台产品出厂前都要经过多道检测工序,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甚至,这里还有模拟各种电磁波交互的测试环境,“曾经有用户反映我们的产品无法正常运行,技术人员上门后发现是因为摆放在各种冰箱电磁炉旁边,强电磁对产品造成了影响,后来我们就马上进行改进。”邓财科介绍,在小熊电器的目标中,小家电也要成为长时间陪伴用户的耐用品。
专注用户的场景研究,以数字化赋能营销、研发、生产,不断的创新,不断地提升制造能力,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小熊电器从“种草”到“种树”,坚持在小家电领域创新开拓。
-
报名通道开启!2025年香港大学国际科创大赛期待你的加入
-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召开,开启特应性皮炎治疗EASI-90新时代
-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发布品牌滑雪指南,持续引领高品质冰雪度假生活方式
-
FILA联手2D漫画风鼻祖Joshua Vides,以山脉鞋演绎破次元潮流态度
-
宝维塔正式发布全自动烧录机UpCore 001
-
保交楼"绿城模式"探索房地产纾困新路径
-
诺和新元将收购帝斯曼-芬美意在饲料酶联盟的业务
-
GoGlobal环瑀推出全面企业出海商业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拓展与运营
-
蔡司: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
从敦煌到里昂:中国代表队携文化瑰宝斩获西点世界杯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