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州核酸采样屋看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最近郑州核酸采样屋被吐槽的事情屡屡冲上热搜,舆论热度居高不下。有不少媒体在质疑是否有必要大规模地部署核酸采样屋,认为劳民伤财。
但从客观来看,防疫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该并不仅考虑本次疫情,而是充分考虑到更为长远的打算。
最近全球未知来源猴痘病毒大规模爆发,让各国都处在高度戒备状态中。中国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如果有新的病毒或变异病毒突然爆发,没有坚实的防疫基础设施,很难做到及时应对。
正是因为基础防疫软件和硬件都不能及时应对大规模突发疫情的冲击,所以才导致大规模封城和经济停摆,而民众已经无法再承受大规模封禁和城市停摆的生活了。
很多边远省份和中小城市医疗设施基础薄弱,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爆发,即便是轻症,对医疗资源的挤兑都是毁灭性的,这种挤兑会造成大量有基础病但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的中老年人死亡。所以我们才更需要在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基础防疫设施建设和优化,以在抗疫和人民的生活需求中,寻找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核酸采样屋是一种平战、平疫结合的、必备的防疫基础设施,在新冠疫情中,它可以用来执行核酸检测常态化,在其他疫情或突发情况爆发的时候,它又能迅速地转换成矩阵式的应急集散中心,关于疫情平息后核酸采样屋的用途,不少媒体也报道称,居民体检、便民血压血糖检测等都有讨论。
所以归根结底,大家吐槽的真的是核酸采样屋吗?其实是对疫情始终无法结束,看不到尽头的抗疫路产生了抵触情绪,核酸采样屋正好成了情绪的宣泄口。这样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正是因为疫情的延烧,我们才更应该理性分析思考。
由于前期执行“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大部分民众没有经历过和病毒共存。但出于对生活停摆状态的厌倦和恐惧,一种“和病毒共存”的论调也在逐渐蔓延。
单看数据,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并不高,但在这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落到每个家庭,每个个体头上,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我们的亲人离开了我们。当灾难真的来临,大家会不会为之前躺平、共存的政策后悔?
任何一个大型软件的部署,都会出现很多bug,需要不断地迭代升级,我们也是在经历前期武汉的惨痛一役后,经过了一两年的磨合,才成为如今的“防疫优等生”。
因疫而生的核酸采样屋更是如此,河南此次在郑州先行试点,才投入使用一周,要在极短时间内在一个人口大省完成采样圈的快速部署,免不了在落地应用时出现问题,而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要给政府和企业一点时间去优化、解决呢?一旦形成好的模式,提升了大家生活的便利,这个事情会不会就会变成一件好事?
-
报名通道开启!2025年香港大学国际科创大赛期待你的加入
-
2025特应性皮炎免疫创新学术会议召开,开启特应性皮炎治疗EASI-90新时代
-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发布品牌滑雪指南,持续引领高品质冰雪度假生活方式
-
FILA联手2D漫画风鼻祖Joshua Vides,以山脉鞋演绎破次元潮流态度
-
宝维塔正式发布全自动烧录机UpCore 001
-
保交楼"绿城模式"探索房地产纾困新路径
-
诺和新元将收购帝斯曼-芬美意在饲料酶联盟的业务
-
GoGlobal环瑀推出全面企业出海商业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拓展与运营
-
蔡司: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
从敦煌到里昂:中国代表队携文化瑰宝斩获西点世界杯第四名